2020年4月1日 星期三

匯控9厘美夢幻滅與筆者對房地產之預測

來源:hket

匯控9厘美夢幻滅
受新冠肺炎疫症影響,匯豐銀行(005)史無前例不派息,股價繼續往下沉。筆者只持2手共800股,也蝕了3成。可想而知一直靠匯豐收息,甚至靠匯豐養老的投資者,損失超級慘重。

筆者這幾天看了多本理財書籍,明白到在現實世界中,投資市場永遠也是難以預測的。匯控曾跌至$33,但從未試過不派息。但原來一個浪蓋過來,東西說變就變。所以,過往的所有投資表現從來只能作參考,過往可行的,不代表現在可行。

筆者作為一個少少的投資者,又會如何部署呢?先重溫大市下跌筆者已執行的策略:

26xxx →分注入市 (已執行)
24xxx →分注入市 (已執行)
22xxx →分注入市 (已執行)
20xxx →分注入市 (未執行,未跌至此指數)

從中可見,筆者沒拋售股票,反而分注趁低吸納優質股票。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說,在匯豐因順應歐洲銀行要求暫定派息事件,必沖擊一眾「食息一族」,亦驗證了世事無絕對,千萬不要將所有資金放在同一籃子中,而選股時,亦不能單以「食息」作為唯一考慮因素。

慶幸的是,筆者在是次大跌市中,並沒有增持匯控,蝕當是是蝕,但卻沒「愈溝愈蝕」,樂觀點說,也是不幸中之大幸。為甚麼?拜讀投資心理學書籍,一般人覺得應該買「最平」的股票,以匯控為例,由$60跌至$45,已經非常「抵買」。可是,筆者是以「最有價值」的股票為優先考慮點,而匯豐在此考量點中,排名是榜尾。

既然覺得匯控價值低,為何不一早丟掉它?筆者當初持有匯控的原因是打算長期收息,若知不能收息,基本上在選股時就未必會考慮匯控。現時股價繼續向下沉,是筆者購入的股票中表現最差的,在筆者眼中是BAD。所以,現在不但不會增持,若要減持持倉的股票的話,反而是首選匯豐,因已是本人股票倉中最沒有投資價值及虧損最嚴重的股票。可是,既已被「請君入甕」,惟有以理性制定策略。因宏觀市況未回升,對仍處於入貨階段中的筆者來說,實沒必要在此低位「掟貨」。總括而言,現階段來說,筆者既不增持,亦不減倉。

筆者對本港房地產未來的十年趨勢預測

 
筆者近期沉醉在書海中,不停看不同種類的書書(太開心了!),金融類別的書籍例子如上

筆者最近除繼續自學日文外,亦看了多本理財書籍,其中一本書籍是預測十年後世界上的各種轉變,挺有趣的。正所謂「十年人事幾番新」,對於未來,人類總有著無限的幻想,更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發生。

很多人將香港問題歸咎於政治及欠民主,其實筆者認為香港最核心的問題從來都是嚴重的貧富懸殊問題,堅尼指數屢創新高,樓價愈來愈貴,但卻愈住愈細,大部分人畢生付出的勞力及努力與居住面積極不對等。富人幾乎掠奪所有資源,香港高官與香港富豪關係千絲萬縷,特權階級繼續使用其財力及權利影響香港政府施政,更巧妙地配合外國勢力及政治糾紛轉移成功視線。政府其中一個責任就是能妥善平衡及分配社會資源,眼見特區政府未必有能力制衡地產霸權,但筆者卻認為中央政府未必沒有這個能力及想法,只是未到時機。

商人賺錢是天經地義,但每每賺盡,為富不仁,只有小恩小惠,騙得過一個時代的人,卻騙不過不同時代的所有人。這個世界,從來都是貧者愈貧,富者愈富,每一次的金融大洗牌中,有實力的人就能趁機吸納更多資源,資源永遠都在富人手中。

本港經濟的重要命脈從來都是房地產,其實,筆者有一個大膽預測:買物業置富將成過去,只因習近平曾過這麼的一句說:「樓是用來住的,不是用來炒的。」這句說話的份量將在未來十年漸漸看到。

筆者認為樓價不會大跌,但十年翻幾倍的樓市神話亦相繼會成過去,無限QE未必是樓市永遠的護身符。地產商可以繼續賺錢,但謀取暴利的機會成本會愈來愈高,中央將會推行更多行政手段遏止不良炒風。透過中央暗地出招,筆者估計未來樓市只會橫行或按通脹微升。買樓收租可以賺錢,亦可以有升值的增長,重點是,幅度未必能夠如從前火箭般地增長,簡單來說是用行政手段使商人/投資者不能賺盡。

香港與美國有一點相似:缺乏實體經濟支持,但香港背靠祖國,大部分物資依靠中國入口,物資上其實從不缺乏。筆者只知道,能活在當下,適應變遷中的世界,未來繼續會是贏家。

以上預測只是胡扯,跟預言家胡說差不多,一是說對,一是說不對,真的不用深究,哈!

#學習有方 #理財之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