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4月13日 星期二

靜觀心態之應用:不干預,尊重和而不同

 


在好壞並存,多方多元的世界中,如何自處?

久不久,社會上就有出現一些政經事件,然後人們因價值觀、世界觀及人生觀不同,先出現意見分歧,再出現爭論,循環不息,一件事情未完結,又開始了另一件事。筆者觀察所得,大部份人對負面東西尤感興趣表達己見,更願意花時間證明自己所說所想是對的,但對於感恩的事,慢慢習以為常,不自覺地把發生在自己身邊美好的事視為理所當然,把心機時間浪費在壞方面思考。

原始人本能

原來,這是來自人類本能,我們的祖先無時無刻面對著大自然的各種挑戰,必須提高警覺,多想壞的東西, 積穀防饑 ,令我們不致過份安逸,在災難發生時,我們便可迅速回應。

生命意義的探索
想一想,現代人還需要凡事向壞處想嗎?想一想,自己的人生意義究竟是甚麼呢?究竟你喜歡以消極的心態生活,還是以積極的心態過活呢?這些問題,將直接影響一個人對人對事的看法。不需無知,也不必處處以黑暗面來看,對筆者來說,就是取中庸之道,並以好奇、探索的心看世界。

靜觀心態之應用:不干預,尊重和而不同
筆者無意干涉他人三觀,接觸靜觀課程後,更學習到活在當下的可貴,遇到不同意見,索性以靜觀心態處理:不干預別人心態,互相尊重,和而不同。有時候,退一步海闊天空。

修習了兩個多月,對本身已是較喜歡探索有趣事物的筆者來說,依舊仍覺得這門課程很有趣。此外,在日常生活中,確實令筆者在日常生活中更能適時調節自己的情緒。靜觀可以很簡單:遇有困擾,深呼吸,停一停,想一想。腦海中有負面念頭,同時亦有正面念頭,接受自己困難的一面,原來已是解決困擾的其一中種過程呢!我們又要因不同事物有不同解難的方法,用不著批判哪方法是錯誤,哪方法正確。

總語:你不是總是對的




最後,筆者希望分享在《經理人》看到的兩篇文章,內容是有關過度自信:你不會總是對的。

當我們願意虛心學習,放下傲骨的語調,更能得到更快樂的溝通,更正面的鼓舞。共勉之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