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5月28日 星期六

第35天:讓悲傷與希望同行

咬文嚼字:安詳離世

問:在病房孤獨地被病魔折磨,痛苦地離開,還算是安詳離世嗎?

答:人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階段。因病離世,是人生的一個階段。反之,不安詳的離世是指突然發生、不自然地離開,如交通意外等。一生經歷生老病死,已經算是比較容易接受。

可是,怎樣才叫老?老人家的定義又是甚麼?

咬文嚼字:老人家
不知道大家對「老人家」的定義是幾多歲呢?60歲?65歲?七老八十?我的媽媽只是步入「六」字頭不久! 我其實真的不覺得她是老人家,我還未看到她老至白髮蒼蒼、說話緩慢的樣子,未見到她走路不穩,老至扶著拐杖攙扶的樣子。我只見到剛退休的媽媽滿心歡喜地策劃著退休後要到處逛逛,每天晨運,保持身體健康。家中總是乾淨整齊、令人一甫進屋舒舒服服。媽媽還很想多與家人及朋友相聚,慢慢及靜靜地享受人生。可惜,一切也粉碎了。

我知道不能去比較生命的長短,論長,有人更長命,論短,亦有人更短命。可是,聽到「老人家」一詞,我感到很刺痛。就隨便舉一個例子,媽與曾江離世日期相若,同樣是「老人家」,曾江享年87歲,可是先母只有62歲,足足相差25年! 我只知道,如果我媽壽命多25年,真的享受過「退休生活」的話,我相信那時的我一定會比現在的我更容易接受媽媽的離去。

讓悲傷與希望同行
最近看了多有關生死哀慟的書,其中一本書內有一篇文章,內容是講述一個治療師跟一個患上抑鬱症、痛不欲生的病人的故事:原來他們同樣曾經痛失摰親,曾經同樣悲痛。前者選擇化悲憤為力量,最後還當上了治療師,後者選擇永遠陷入哀傷中,選擇繼續做悲劇中的人物。

悲傷是因為我們對已逝者的愛與彼此之間建立的深厚感情。不過,會不會讓我們從此深陷悲傷中,走不出來呢?

我也可好肯定說,儘管我對媽媽的思念是直到求遠,但我肯定自己不會從此走不出來,儘管不時隱隱作痛,但與哀傷同行的,還有希望。我不會假裝悲傷痛苦不存在,反之,傷痛會令我們更謙卑和更憐憫,擁有懂得別人悲傷的同理心。回到先前提及的故事,同樣經歷悲傷,我必定會選擇成為類似治療師的角色多於抑鬱症病人。再次打字寫blog,是因為我希望把對先母的思念分享給同樣失去摰親的同路人,靜靜地在這個小天地中,紀錄自己在這守孝100天的點滴心情。

沒有你還是愛你
同在這裡再呼吸這空氣 捨不得不一起
沒有你還是愛你
從未愛你愛得這麼淒美 又抱緊又抱緊你


4 則留言:

  1. 親愛的細胞,

    很抱歉知悉你痛失親母….同為八十後的我們,都到了經歷死別的時段。祝願你可隨著時間流逝,緩解心中悲傷,由亡母親教的人生課中,焠鍊出慈悲智慧。

    80後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失去摰親,心情悲痛
    但你這篇文章,仍然充滿正能量,實在難能可貴
    欣賞你的正向思維
    亦盼望你的媽咪離苦得樂

    回覆刪除